对于晋江广告公司而言,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晋江广告公司“这周又有两个人提出离职了。”刚刚过去的招聘季,隔壁晋江广告公司的HR又抱怨起来。“这行业招人难,留人更难啊...”《2018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》显示,市场/公关/广告这一职位在旺季的跳槽比例为百分之72.5,位居**。 晋江广告公司的人每天都在被各式各样的**轰炸,在其他行业眼中,广告圈是一个花花世界,玩着就把钱赚了。纵观朋友圈中的广告人,不是在吃人均一千多的法餐,就是在香榭丽舍旁边儿开发布会。 问到想要离职的原因,不乏“客户太low”、“甲方不**”、“预算太少想要的太多”想想也是,这些处于时代的前沿,每天都在创新,试图成为艺术家的文学青年天天在选择logo大小、色彩深度和数字化转型纠缠在一起。在这个进步飞快的时代,这一行讲究天赋,毕竟文创类的是要靠脑子。 一切都在加速前进,速度优于质感,成了打胜仗的大前提。 广告圈不再追着天才跑,而是变的更加务实,从“先谈创意再谈生意”,转变成不得不先把生意做好,先解决生计问题。业内的好的人才,很快就纷纷跳出去挣大钱了。想赚钱光靠创意和策略,寸步难行,因为这个行业创意还不能直接变现,毕竟靠媒介赚钱也不是长远之计。 不少晋江广告公司的同行都在抱怨,之前客户把我们当外脑,当智库,现在把我们当手当脚,顶层设计的活儿都给咨询公司做了,我们成了纯执行的工具。广告人也从创意的神坛跌落,天天被时间推着跑,执行力,执行力,执行力,老板和客户都天天在耳边喊道。 职场人需要颠覆式的激励,在日渐消极的社会氛围中,他们需要一眼清澈灵动的清泉,涌入干涸枯萎的内心世界,同时获得灵魂上的启示与共鸣。对于广告人而言,他们需要在艺术追求和商业价值间找到一个平衡,每一件广告作品都是商业和艺术的结合体,就像用于展览里的作品一样,它们传递给观众的是可以汲取的价值,而不是100个人里99个人看不懂的混沌感。你需要和受众交换一些价值,去沟通一些东西。也只有这样,大家才能摆脱迷茫和焦虑,找到职业的初心。